阿房建章渺无所,此铺独入文房谱

阿房建章渺无所,此铺独入文房谱

诗句读音
阿房建章渺无所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ē pángjiàn zhāngmiǎowú suǒ
此铺独入文房谱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cǐpū|pùdúrùwén fángpǔ

阿房建章渺无所,此铺独入文房谱释义

【阿房】房宫。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晋葛洪《抱朴子·君道》:“鉴章华之召灾,悟阿房之速祸。”宋康与之《诉衷情令·长安怀古》词:“阿房废址汉荒丘,孤兔又羣游。”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项羽之烧阿房,赤眉之烧长安,董卓之烧河阳,火延三月不止,民为之尽。”梵语。地狱中鬼卒名。《唐诗纪事》卷六六引唐郑愚《大沩灵祐师铭》:“牛阿房,鬼王通。专觑捕,见西东。”参见“阿旁”。汉

【建章】见“建章宫”。

【无所】地方;没有处所。汉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唐韩愈《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郑玄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后魏初至太和钱货无所用也。”明陈文烛《<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孔子!博学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铺】《唐韻》普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滂模切,音。《說文》著門鋪首也。从金甫聲。《增韻》所以銜環者,作龜蛇之形,以銅爲之,故曰金鋪。《前漢·揚雄傳》排玉戸而颺金鋪兮。《註》鋪,門首也。又《廣韻》也,布也。《詩·周南序疏》賦之言鋪,直鋪今之政敎善惡。又《小雅·乃安斯寢箋》乃鋪席,與羣臣安燕以樂之。《大雅》鋪敦淮濆。《註》鋪,布也。布其師旅也。《禮·樂記》鋪筵席,尊俎。又病也。與痡通。《詩·周南·我僕痡矣釋文》痡,音敷。又普烏反。本又作鋪。又《大雅》淮夷來鋪。《傳》鋪,病也。又徧也。《詩·小雅》淪胥以鋪。《箋

【独】《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說文》犬相得而。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又獨,獸名。詳前字註。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又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又《廣韻》複姓有獨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文房】掌管文书之处。《梁书·江革传》:“此段雍府妙选英材,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南史·赵知礼蔡景历等传论》:“赵知礼、蔡景歷属陈武经纶之日,居文房书记之任,此乃宋齐之初傅亮、王俭之职。”唐刘禹锡《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诗:“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2.书房。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宋何薳《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史君与其父孝绰字逸老,皆有能书名,故文房所蓄,多臻妙美。”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订成一书·或先约同人,或成后售之好事,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中国木刻

【谱】《唐韻》《正韻》博古切《集韻》《韻會》彼五切,音補。《說文》籍錄也。《廣雅》牒也。《玉篇》屬也。《釋名》布也,布列見其事也。《文心雕龍》總領黎庶,則有譜籍簿錄。譜者,普也。註序世統事資周普,鄭氏譜詩,蓋取乎此。《詩序》以立斯譜。《孔疏》譜亦是序類。避子夏序名,以其列諸侯世及詩之次,故名譜也。《史記·三代世表》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前漢·劉歆傳》歆著《三統歷譜》。《舊唐書·經籍志》譜系以紀世族繼序。又《集韻》或作諩。《春秋序》譜第。《註》譜,本又作諩。 《說文》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