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阁引凤巢,小山结桂枝

阿阁引凤巢,小山结桂枝

诗句读音
小山结桂枝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xiǎo shānjié|jiēguì zhī
阿阁引凤巢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ā|ēgéyǐnfèng cháo

阿阁引凤巢,小山结桂枝释义

【小山】名。汉王逸《<楚辞·招隐士>解题》:“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参见“大山小山”。典

【结】《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又《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又《博雅》曲也。又《玉篇》要也。又《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又《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桂枝】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唐卢照邻《明月引》:“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唐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唐司空曙《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诗:“欲归江海寻山去,愿报何人得桂枝。”宋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诗:“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元杨弘道《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明年桂枝春,兄弟双翱翔。”参见“桂林一枝”。3.中药名。即肉桂。可作中药。明李时珍《本草

【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娿。《爾雅·釋地》大陵曰阿。《玉篇》水岸也,邸也。《詩·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傳》中阿,阿中也。又《大雅》有卷者阿。又《爾雅·釋地》偏高曰阿丘。《釋名》阿,荷也。如人擔荷物,一邊偏高也。《詩·鄘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又《玉篇》倚也。阿衡,商官名。《書·太甲》不惠于阿衡。《傳》阿,倚。衡,平。又《史記·范睢傳》不離阿保之手。又《倉公傳》故濟北王阿母。《註》服虔云:乳母也。又《前漢·王莽傳》太阿右拂,大司空甄豐,少阿羲和,京兆尹劉歆。《註》皆官名。又《儀禮·士

【引】〔古文〕《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又《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又《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又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又《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又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

【凤巢】《艺文类聚》卷九九引《尚书中候》:“尧即政七十载,凤皇止庭,巢阿阁讙树。”后因以“凤巢”指中书省。唐包佶《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唐李商隐《赠刘司户蕡》诗:“万里相逢欢復泣,凤巢西隔九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