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诗句读音
霜露泫衣衿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uāng lù4yī jīn
埃尘缁冠盖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āichén zīguān gài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释义

【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戸畎切,音鉉。《說文》湝流也。又露光也。《謝靈運詩》花上露猶泫。又露垂貌。《謝惠連詩》泫泫露盈條。又流涕貌。《禮·檀弓》孔子泫然流涕。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困泫,水深廣貌。《郭璞·江賦》瀇滉困泫。又水名,屬上黨。《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泫氏縣。《註》山海經,泫水所出者也。《後漢·萬修傳註》今澤州高平縣也。又《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又熒絹切,音縣。泫湣,混合也。通作眩。

【衣衿】”。

【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哀。《說文》塵也。凡風起而揚沙皆曰埃。《前漢·景十三王傳》杳冥晝昏,塵埃抪覆。《後漢·逸民傳》蟬脫囂埃之中。又叶於支切,音醫。《楚辭·漁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與上衣叶。《朱子註》塵埃,史作溫蠖。溫蠖猶惛憒。若从史則白叶蒲各切,蠖于郭切,二字自叶。

【尘缁】语本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因以“尘緇”谓尘污;污垢。南朝宋鲍照《绍古辞》之二:“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擣治;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緇。”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鵠去未远,縞素飘落流尘緇。”清孙旸《木兰花慢·送陆义山请假归里》词:“霏霏薄雪一些儿,为尔洗尘緇。”

【冠盖】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於魏。”南朝梁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洛阳城,决峥嶸一朝冠盖长安道。”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女奴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2.指仕宦,贵官。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谢絶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叶楚伧《陶然亭》诗:“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