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白玉玦,坠地不复全

爱玩白玉玦,坠地不复全

诗句读音
爱玩白玉玦平仄:仄 平 平 仄
拼音: ài wánbáiyù jué
坠地不复全平仄:仄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zhuìdì|debù|fǒufùquán

爱玩白玉玦,坠地不复全释义

【爱玩】亦作“爱翫”。1.指弄臣狎客。《韩非子·亡徵》:“婢妾之言听,爱玩之智用,外内悲惋,而数行不法者,可亡也。”2.喜爱而研习;喜爱而玩赏。《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睦﹞乃谢絶宾客,放心音乐,然性好读书,常为爱翫。”晋成公绥《鹦鹉赋》序:“鸚鵡,小禽也,以其能言解意,故为人所爱玩也。”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文潞公帅长安,从其借所藏褚遂良《圣教序》墨蹟一观,潞公爱翫不已。”《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果然好珠!’看了一看,爱玩不已。”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而且有时也许还因了插图

【白】〔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又《禮·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又《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

【玉玦】种。形如环而有缺口。“玦”、“决”同音,故古人每用“玉玦”表示决断或决绝之意。《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左传·闵公二年》“公与石祁子玦”晋杜预注:“玦,玉玦……玦,示以当决断。”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九曰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展巾,则结玉玦一枚,心知其不返,遂携婢俱归。”

【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垂去聲。《說文》侈也。《爾雅·釋詁》落也。《論語》未墜於地。《韓詩外傳》星墜木鳴,國人皆恐。又《集韻》直律切,音术。義同。隊隧古通,經史皆互見。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