晻暧秋旻气象浓,对时览物两无穷
诗句 | 读音 |
---|---|
晻暧秋旻气象浓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ǎn àiqiū mínqì xiàngnóng |
对时览物两无穷 | 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duì shílǎn wùliǎngwú qióng |
晻暧秋旻气象浓,对时览物两无穷释义
【晻暧】1.昏暗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宵蔼蔼而晻曖。”张铣注:“晻曖,暝色。”唐温庭筠《苦楝花》诗:“晻曖迷青琐,氤氲向画图。”郁达夫《杭州小历纪程》:“午后五时,赶到三郎庙江边,正夕阳晻暧,萧条垂暮的时候。”2.盛貌。南朝梁武帝《朝云曲》:“张乐阳臺歌上謁,如寝如兴芳晻曖。”宋苏辙《次韵和人咏酴醿》:“已怜正发香晻曖,犹爱未开光的皪。”明张煌言《梅岑山居诗引》:“振锡名山,玄风晻曖。”掩映。唐张怀瓘《书断·王献之》:“子敬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浄可爱。子敬令取扫帚沾泥汁中以书壁
【秋旻】的天空。唐李白《古风》之一:“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唐韩愈《送惠师》诗:“发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明李东阳《见南轩赋》:“倚秋旻而长啸,惊落叶之方短。”清吴廷桢《观潮》诗:“层层驾浪薄秋旻,凉波如沸鱼龙泣。”程善之《和孟硕狱中诗》:“漫向秋旻寄怨思,照人依旧是鬚眉。”典
【气象】;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打雷、下雪等等。宋苏轼《与章子厚书》:“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清刘大櫆《漱润楼记》:“风雨云烟,晨夕之气象万变。”2.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居旬日,梁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鬭鸡之状,当有战阵。’存审曰:‘我方欲决战,而形於气象,得非天赞歟!’”3.景色,景象。唐阎宽《晓入宜都渚》诗:“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韩平原作南园於吴山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清侯
【浓】《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又《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又《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音農。義同。 《玉篇》亦作。
【对时】指一整天。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据他说,我的情形是很轻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个对时。”叶紫《行军掉队记》:“看形势,被害至多总还不到一个对时,大约是在昨天上午。”
【览物】。南朝宋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唐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於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两】〔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
【无穷】1.无尽,无限。指空间没有边际或尽头。《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繫焉,万物覆焉。”《荀子·礼论》:“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宋曾巩《醒心亭记》:“凡公(欧阳修)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羣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巴金《家》二五:“这条路从她的眼前伸长出去,一直到无穷。”2.无尽,无限。指时间没有终结。《书·毕命》:“公其惟时成周,建无穷之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高皇始於丰沛……功高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