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得胡蝶身,幽期尽相识
诗句 | 读音 |
---|---|
暗得胡蝶身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àndé|děi|dehú diéshēn |
幽期尽相识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ōu qījìn|jǐnxiāng shí |
暗得胡蝶身,幽期尽相识释义
【暗】《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音闇。《說文》日無光也。《玉篇》不明也。又《博雅》深也。《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暗暗,深空之貌。又《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又《韻補》叶伊甸切。《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胡蝶】1.亦作“胡蜨”。同“蝴蝶”。昆虫名。《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晋张协《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陈思之文,羣才之俊也,而《武帝誄》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浮轻有似於胡蝶,永蛰颇疑於昆虫,施之尊极,岂其当乎?”唐刘沧《经古行宫》诗:“胡蝶翅翻残露滴,子规声尽野烟深。”宋苏轼《作诗寄王晋卿》:“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胡蜨作团飞。”2.蜻蜓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一本作“蝴蝶”,并同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
【幽期】之期约。《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平生协幽期,沦躓困微弱。”吕延济注:“往时已有幽隐之期,但以沉顿,困於微弱,常不能就。”南朝梁沉约《答沉麟士书》:“冀幽期可託,克全素履。”2.隐秘或幽雅的约会。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石(黄石公)幽期而知贤,张(张良)揣景而示信。”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明高启《漫成》诗之二:“已分栖迟不自疑,江边林下儘幽期。”3.指男女间的幽会。唐卢纶《七夕》诗:“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相识】认识。《荀子·君道》:“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唐顾况《行路难》诗之一:“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徐怀中《西线轶事》:“这几位妈妈岗位不同,互不相识。”2.指彼此认识的人。《礼记·曾子问》:“相识有丧服可以与於祭乎?”唐杜甫《复愁》诗之三:“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水浒传》第十六回:“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经营之才三》:“潘永福同志在中村遇上了个老汉,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