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金钱买笑,只堪夏楚训蒙

安得金钱买笑,只堪夏楚训蒙

诗句读音
安得金钱买笑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āndé|děi|dejīn qiánmǎi xiào
只堪夏楚训蒙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 zhī|zhǐkānjiǎ chǔxùn méng

安得金钱买笑,只堪夏楚训蒙释义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金钱】1.金属铸成的钱。后泛指货币。《管子·轻重戊》:“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史记·吴王濞列传》:“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宋苏轼《策别·课百官三》:“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魏巍《壮行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这样才能造就出不是为金钱而劳动的一代新人。”2.指冥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王勃买金钱十万下船,復至夜来风起之处焚化,船乃前进。”3.比喻黄叶。宋黄庭坚《平

【买笑】1.谓狎妓游冶。唐刘禹锡《泰娘歌》:“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明汪廷讷《狮吼记·访友》:“既远别了娘子,心何忌,挥金买笑任施为。”郁达夫《金缕曲·寄北京丁巽甫杨金甫仿顾梁汾寄吴季子》词:“悔当初,千金买笑,量珠论斗。”2.蔷薇花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蔷薇》:“《贾氏説林》:‘汉武与丽娟看花,蔷薇始开,态若含笑。帝曰:“此花絶胜佳人笑也。”丽娟戏曰:“笑可买乎?”帝曰:“可。”娟奉金百斤,为买笑钱。’蔷薇名买笑以此。”

【只】《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又《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又《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又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音支。《廣韻》專辭。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

【堪】《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又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又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又《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又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又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又《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又《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 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夏楚】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明史·职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超格叙用之法。课业倣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2.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后性庄严,颇达古今。金主已立为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夏楚。”清蒲松龄《聊斋

【训蒙】儿童。多指旧时学塾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语本《书·伊训》:“具训于蒙士。”孔颖达疏:“蒙谓蒙稚,卑小之称。”元朱德润《送周元礼任福州蒙古学正》诗:“且陈平塞策,莫讲训蒙书。”明汤式《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套曲:“幽寻不索桃源洞,高卧何须太华峯,但得个留心诵周孔,研硃墨训蒙。”郁达夫《迟桂花》:“从今年起,我并且在山上的晏公祠里参加入了一个训蒙的小学,居然也做了一位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