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伟丈夫,长驱两隅清

安得伟丈夫,长驱两隅清

诗句读音
长驱两隅清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cháng qūliǎngyúqīng
安得伟丈夫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āndé|děi|dewěi zhàng fū

安得伟丈夫,长驱两隅清释义

【长驱】“长駈”。亦作“长敺”。向前奔驰不止;长途向前驱驰。汉王逸《九思·遭厄》:“躡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汉书·韩安国传》:“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敺,难以为功。”颜师古注:“敺,与驱同。”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后赵·石勒》:“因长駈入鄴。”《秦併六国平话》卷中:“秦将长驱抵汴梁,兵单将毙国俱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衍军长驱进至宣阳门,萧衍兄弟子侄皆集。”典

【两】〔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

【隅】《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說文》陬也。《玉篇》角也。《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詩·邶風》俟我於城隅。《禮·曲禮》摳衣趨隅。《註》趨隅,升席也。又《檀弓》童子隅坐而執燭。《註》隅坐,不與成人並。《論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又《玉篇》廉也。《詩·大雅》抑抑威儀,維德之隅。《禮·儒行》砥厲廉隅。又海隅,十藪之一。《爾雅·釋地》齊有海隅。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註》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又山名。《魯語》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註》封山,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伟丈夫】有抱负有作为的男子汉。宋陆游《南唐书·孙忌传论》:“南唐之衰,刘仁赡死於封疆,孙忌死於奉使,皆天下伟丈夫事,虽敌讎不敢议也。”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三:“宪宪英英伟丈夫,不将韜略学孙吴。”2.身材魁梧的男子。《宋史·范祖禹传》:“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岳忠武明代再转世》:“入夜,役卒守之,见一伟丈夫跃出,骑白马,冉冉乘云而上。”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总是隐在人家的背后,想抱着那位伟丈夫的大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