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翻三岛出,鹫一峰来

鳌翻三岛出,鹫一峰来

诗句读音
鹫一峰来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jiùyī1lái
鳌翻三岛出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去六至
拼音: áofānsān dǎochū

鳌翻三岛出,鹫一峰来释义

【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就。《廣韻》鳥名。黑色,多子。師曠曰:南方有鳥,名羌鷲,黃頭,赤目,五色皆備。《本草》鷲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覩,卽白鵰也。一作就。又靈鷲,山名。《西域記》耆闍崛山,有兩峰雙立,鷲鳥常居其嶺,山遠望如鷲形,故名靈鷲山。《沈約·石象銘》永言鷲室,棲誡梵宮。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峰】《集韻》同峯。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鳌】《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玉篇》魚名。《正字通》俗鼇字。詳黽部鼇字註。

【翻】《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又《增韻》反覆也。通作幡。又通作反。又《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又《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 《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三岛】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唐郑畋《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元耶律楚材《和百拙禅师》诗:“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謳歌预四民。”《西游记》第十七回:“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2.指日本。清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诗:“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瓏。”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