謷然不屑意,元气贮肝膈

謷然不屑意,元气贮肝膈

诗句读音
元气贮肝膈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uán qìzhùgān gé
謷然不屑意平仄:平 平 仄 仄
拼音: áo ránbù|fǒuxiè yì

謷然不屑意,元气贮肝膈释义

【元气】1.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元气始起於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元气者,天地之始,万物之祖。”宋曾巩《地动》诗:“吾闻元气判为二,升降相辅非相伤。”2.泛指宇宙自然之气。《楚辞·王逸<九思·守志>》:“食元气兮长存。”原注:“元气,天气。”唐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诗:“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郭沫若《颂武汉》诗:“混茫元气连三镇,駘宕东风遍九垓。”3.指人的精神,精气。《后汉书·赵咨传》:“夫亡者,元气去体

【贮】《廣韻》丁呂切《集韻》展呂切,音。《說文》積也。《玉篇》藏也。《廣韻》居也。《公羊傳·僖三年》無貯粟。《前漢·食貨志》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又與、褚同。《周禮·地官·廛人註》謂貨物藏於市中。《釋文》本或作貯,又作褚,皆同。又同著。《史記·貨殖傳》積著之理。《註》著,張呂反。字原从宁从著作。

【肝膈】见“肝鬲”。

【謷然】貌。唐李翱《从道论》:“道之公,余将是之,岂知天下党然而非之;道之私,余将非之,岂知天下謷然而是之。”1.傲慢貌。謷,通“傲”。《庄子·天地》:“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成玄英疏:“謷,诞慢之容。”唐刘禹锡《论书》:“其人必逌尔而笑,或謷然不屑。”宋王安石《信州兴造记》:“病矣,吏乃始謷然自德,民相与诽且笑而不知也。”2.高远貌。《庄子·大宗师》“謷乎其未可制也”唐成玄英疏:“謷然高远,超於世表,不可禁制。”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志远貌。”典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屑意】意。《晋书·谢安传》:“世颇以此讥焉,而安殊不以屑意。”唐刘禹锡《王公神道碑》:“天和内充,不以时尚屑意。”清戴名世《曹氏怪石记》:“於世间之嗜好,一切不以屑意。”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