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

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

诗句读音
傲然脱冠带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ào rántuōguàn dài
改换人间情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gǎi huànrén jiānqíng

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释义

【傲然】1.高傲貌。《晏子春秋·谏下十五》:“﹝齐景公﹞带球玉而冠且,被髮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晋陶潜《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宋苏洵《任相》:“彼人主傲然於上,不礼宰相以自尊大者,孰若使宰相自效以报其上之为利。”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八)》:“一个新的职员到校了,势派非常之大,学者似的,很傲然。”2.坚不可屈貌。陶铸《松树的风格》:“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她提着竹篮子走着,傲然昂着头……给人一种不容轻薄,不容嘻

【脱】《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又《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爲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又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素。又《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又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註》

【冠带】与腰带。《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宋司马光《晚食菊羹》诗:“归来褫冠带,杖履行东园。”明沉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带,扮做常人。轻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箇人,仿佛列子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2.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三国魏曹操《薤露》诗:“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彊。”唐韩愈《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红楼梦》第六二回:“寳玉清晨起来,梳洗已毕,便冠带了。”3.指装束,打扮。

【改换】变更,变换。唐白居易《曲江感秋》诗之一:“销沉昔意气,改换旧容质。”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自今与你改换了衣服,则便了也。”巴金《新生·四月二十四日》:“‘冷,你多想一会,你真的没有改换生活方式的必要吗?’他恳切地说。”

【人间】閒”。1.人类社会。《韩非子·解老》:“聋则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则不能免人间法令之祸。”《后汉书·卓茂传》:“凡人之生,羣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寧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閒邪?”宋苏轼《鱼蛮子》诗:“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清郑燮《寄许生雪江》诗之二:“金紫人间事,縹緗我辈需。”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横空出世,莽崑崙,閲尽人间春色。”2.尘世;世俗社会。《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閒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晋陶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二:“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宋赵令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