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即阊阖,佩带或昆吾

遨游即阊阖,佩带或昆吾

诗句读音
佩带或昆吾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pèi dàihuòkūn wú
遨游即阊阖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áo yóujíchāng hé

遨游即阊阖,佩带或昆吾释义

【佩带】;系带。冰心《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他的胸前佩带着上面有‘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如:佩带袖章;佩带手枪。2.感铭。《北齐书·李元忠传》:“久相嘉尚,嗟咏无极。恒思标赏,有意无由。忽辱蒲桃,良深佩带。”参见“佩戴”。

【或】〔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昆吾】1.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唐崔融《咏宝剑》:“宝剑出昆吾,龟龙夹彩珠。”2.美石名。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云笈七籤》卷二六:“﹝流洲﹞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如泥。”3.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他轻举龙泉杀车胄,怒拔昆吾坏文丑。”明汪廷讷《种玉记·露遣》:“切莫按昆吾,论同胞休戚相须。”清李渔《玉搔头·抗节

【遨游】。亦作“遨逰”。1.游乐;嬉游。战国楚宋玉《小言赋》:“蝇蚋眥以顾盼,附蠛蠓而遨游。”《后汉书·张衡传》:“虽遨游以媮乐兮,岂愁慕之可怀。”《文选·张衡<思玄赋>》作“游娱”。唐陈子昂《上元夜效小庾体》诗:“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四海承平日久,輦下繁富百倍,外方灯市之盛,日新月异,诸司堂属,俱放假遨游。”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记李三三逸事》:“谈笑於稠人广众之中,遨游乎雪月风花之地。”丁玲《一九三○年上海》一:“美琳想到那些自然的美景,又想到自己能终日与子彬遨游

【即】《玉篇》卽今作即。漢典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阊阖】天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閽开关兮,倚閶闔而望予。”王逸注:“閶闔,天门也。”南朝梁沉约《游金华山》诗:“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高驰入閶闔,方覩灵妃笑。”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星斗增辉,快覩蓬莱之现;风雷布令,遥瞻閶闔之开。”2.室门。《说文·门部》:“楚人名门皆曰閶闔。”《文选·潘岳<寡妇赋>》:“梦良人兮来游,若閶闔兮洞开。”李周翰注:“閶闔,天门,今以为室门,盖亦通言也。”3.古宫门名。《三辅黄图·汉宫》:“﹝建章宫﹞正门曰閶闔,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4.古洛阳城门名。《晋书·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