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华照晓岁更初,黼座当中列辟趋
诗句 | 读音 |
---|---|
百华照晓岁更初 | 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bǎihuá|huà|huāzhàoxiǎosuìgēng chū |
黼座当中列辟趋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fǔ4dāng zhōnglièbì|pìqū|cù |
百华照晓岁更初,黼座当中列辟趋释义
【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又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又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又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
【华】〔古文〕《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划。《書·舜典》重華協于帝。《傳》華謂文德。又《禮·檀弓》華而睆。《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又《廣韻》草盛也。又粉也。《曹植·洛神賦》鉛華弗御。又髮白也。《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又華林,園名。《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又地名。《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里。又《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又華表。《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又《韻會》胡化切,音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岁】〔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又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
【更初】犹言更始。《魏书·程骏传》:“百忧既荡,与之更初。”
【黼】《唐韻》方榘切《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白與黑相次文。《周禮·冬官考工記》白與黑謂之黼。《爾雅·釋器》斧謂之黼。《疏》黼,蓋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取能斷意。一說白西方色,黑北方色,西北黑白之交,乾陽位焉,剛健能斷,故畫黼以黑白爲文。《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賈誼·治安策》美者黼繡。《韓愈·乞巧文》黼黻帝躬。漢典考證:〔《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 謹照原文必以法下增故字。 考證:〔《禮·月令》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 謹照原文
【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又《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当中】1.中间。唐李贺《高轩过》诗:“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伯父又指着讣帖当中一句问我道:‘你父亲今年四十五岁,自然应该作享寿四十五岁,为甚你却写做春秋四十五岁呢?’”杨朔《我的改造》:“我不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更无从体味到他们的欢乐和痛苦。”2.指处在中间。唐王建《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宋苏辙《和子瞻金山》:“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3.正中。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子容説周
【列】《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又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又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又《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又姓。《廣韻》鄭有列禦。又《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辟】〔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益切,音璧。《廣韻》君也。《爾雅·釋訓》皇王后辟,君也。天子諸侯通稱辟。《書·大甲》克左右厥辟。《詩·小雅》百辟爲憲。《集韻》或作。又人稱天曰辟。《詩·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辟。又妻稱夫亦曰辟。《禮·曲禮》妻祭夫曰皇辟。又《說文》法也。《書·酒誥》越尹人祇辟。《註》正身敬法也。又明也。《禮·王制》天子曰辟廱。《註》辟,明也。廱,和也。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又《祭統》對揚以辟之。《註》對,遂也。辟,明也。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又徵辟也。《後漢·鍾皓傳》前後
【趋】《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取平聲。《說文》走也。《博雅》行也。《釋名》疾行曰趨。趨,赴也,赴所至也。《詩·齊風》巧趨蹌兮。《疏》趨,今之捷步。《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註》行而張足曰趨。《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趨,步也。又樹名。《齊民要術》自餘雜木,耳,趨各其時。又《集韻》趨玉切。同促。《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又《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註》師古曰:趨,讀曰促。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