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东脚,青龙寺北廊

白鹿原东脚,青龙寺北廊

诗句读音
青龙寺北廊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qīng lóng sìběi láng
白鹿原东脚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十八藥
拼音: bái lù yuándōngjiǎo

白鹿原东脚,青龙寺北廊释义

【青龙寺】古寺名。是中国唐代密宗的根本道场,日本真实宗的发源地。初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本名灵感寺。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青龙寺。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丹凤楼当后,青龙寺在前。”宋张礼《游城南记》:“乐游之南,曲江之北,新昌坊有青龙寺。北枕高原,前对南山,为登眺之絶胜,贾岛所谓‘行坐见南山’,是也。”元范康《竹叶舟》楔子:“我想起来那终南山青龙寺,有个惠安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

【北廊】士院。《旧唐书·李绛传》:“絳后因浴堂北廊奏对,极论中官纵恣,方镇进献之事,宪宗怒,厉声曰:‘卿所论奏,何太过耶?’絳前论不已。”宋苏辙《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北廊奏事,有如李絳之忠;中禁论兵,復数毕諴之智。”参见“北扉”。汉

【白鹿原】即霸上。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后汉书·郡国志一》“新丰有驪山”刘昭注引《三秦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宋程大昌《雍录》卷七:“霸水行乎白鹿原上。”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脚】《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腳)《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或作脚。《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又以足蹂物曰腳。《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註》郭璞曰:腳掎足。《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