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沾蕙草,王孙转忆归

白露沾蕙草,王孙转忆归

诗句读音
王孙转忆归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wáng|wàng1|4zhuǎn|zhuàn|zhuǎiyìguī
白露沾蕙草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bái lùzhānhuì cǎo

白露沾蕙草,王孙转忆归释义

【孙】《唐韻》《集韻》思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又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又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又《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又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又《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又靑海旁馬多龍種,

【转】《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又《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又《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又《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又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忆】《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白露】的露水。《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南朝梁江淹《清思》诗:“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唐韩愈《秋怀》诗之二:“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艾芜《荣归》:“平野刚从叛乱里解脱出来,但危险和袭击,却还同秋风白露一道儿留着。”2.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九月八日前后。《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鴈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唐孔颖达疏:“谓之白露者,阴气渐重,露浓色白。”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白露前雨》:“如雨在白露前一日,得稻一分。”峻青《海啸》:“眼下白露快要到了,麦子再不下

【沾】《唐韻》《集韻》《韻會》他兼切,音添。水名。《說文》水出壷關,東入淇。又《說文》一曰益也。義同添。《徐鉉曰》今俗別作添,非是。又《廣韻》張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漬也,濡也。《史記·滑稽傳》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陳丞相世家》汗出沾背,通作霑。又與覘通。《禮·檀弓》國昭子曰:我喪也,斯沾。《註》沾讀爲覘,視也。又《廣韻》《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水名。又縣名,在樂平。《漢志》屬上黨郡。《廣輿記》太原府樂平縣,本漢沾縣。又《集韻》《正韻》的協切,音跕。沾沾,自整貌。《史記·魏其傳》沾沾自

【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战国楚宋玉《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猎蕙草,离秦衡。”《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三国魏曹操《内诫令》:“房室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蕙》:“蕙草一名薰草,叶如麻,两两相对,气如蘼芜,可以止癘。”宋赵师秀《送徐玑赴永州掾》诗:“入署梅花落,过汀蕙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