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寝寒芜变,梧台宿雨收
柏寝寒芜变,梧台宿雨收释义
【梧台】战国齐梧宫之台。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境。唐韩翃《送张儋水路归北海》诗:“片帆依白水,高枕卧青州。柏寝寒芜变,梧臺宿雨收。”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
【宿雨】1.夜雨;经夜的雨水。隋江总《诒孔中丞奂》诗:“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明吴本泰《西湖竹枝词》:“宿雨半收晴不稳,恼人最是鵓鳩啼。”刘半农《回声》诗:“微风吹动了树上的宿雨,冷冰冰的向他头上滴着。”2.久雨;多日连续下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同述农走到江边一看,是夜宿雨初晴,一轮明月东方升起,照得那浩荡江波,犹如金蛇万道一般。”胡怀深《暮春野行》诗:“宿雨昨宵霽,万木浄如洗。”
【收】〔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柏寝】名。在今山东广饶县境。《晏子春秋·杂下五》:“景公新成柏寝之臺。”《史记·齐太公世家》:“景公坐柏寝,嘆曰:‘堂堂!谁有此乎?’”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二:“桂宫柏寝拟天居,朱爵文窗韜綺疏。”唐韩翃《送张儋水路归北海》诗:“柏寝寒芜变,梧臺宿雨收。”
【寒芜】秋的杂草。唐皇甫曾《送郑秀才贡举》诗:“晚色寒芜远,秋声候雁多。”宋王安石《宿雨》诗:“緑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沉胎簪诗》:“一椽遗宅殁寒芜,澜息波平井已枯。”汉
【变】〔古文〕《唐韻》祕戀切《廣韻》彼眷切。《集韻》《韻會》彼卷切,鞭去聲。《說文》更也。《小爾雅》易也。《廣韻》化也,通也。《增韻》轉也。《正韻》攺也。《易·乾卦》乾道變化。《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禮·王制》一成而不可變。《註》更也。《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註》變,猶易也。《前漢·循吏傳》漢家承敝通變。又動也。《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註》變,動也。《荀子·議兵篇》機變不張。《註》謂器械變動攻敵也。又權變。《前漢·魏豹傳贊》張耳、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