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炼形真
诗句 | 读音 |
---|---|
杏花坛上炼形真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xìng huā tánshàng|shǎngliàn xíng1 |
柏树台中推事人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bǎi shù tái1|4tuī shìrén |
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炼形真释义
【杏花坛】徒讲学之所。唐王建《送司空神童》诗:“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参见“杏坛”。汉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炼形】道家谓修炼自身形体。《汉武帝内传》附录:“又夜恒存赤气,从天门入周身内外,在脑中变为火以燔身,身与火同光,如此存之,亦名曰鍊形。”唐刘得仁《山中寻道人不遇》诗:“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鍊形。”清洪昇《长生殿·尸解》:“方纔鍊形之时,那锦褥也沾着金浆,故此得了仙气。”
【真】同眞。俗字。
【柏树台】唐元稹《同醉》诗:“柏树臺中推事人,杏花坛上鍊真形。”参见“柏臺”。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推事】侍奉。《宋书·南平王铄传》:“鑠素不推事世祖,又为元凶所任,上乃以药内食中毒杀之。”《南史·范云传》:“梁武与兄懿卜居东郊之外,云亦筑室相依……因是尽心推事。”2.推荐职务。《南齐书·张岱传》:“若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语功推事,臣门之耻。”3.勘断案件。亦为官名。宋代称大理寺推丞、评事。后亦以泛称法官、审判员。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敕令能推事人勘当取实。”《宋史·职官志五》:“左右推事有飜异者互送,再有异者朝廷委官审问,或送御史臺治之。”郭沫若《初出夔门》二:“京官是同县的举人,也是在日本留过几个月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