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诗句 | 读音 |
---|---|
二月蚊蟆生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èr yuèwén máshēng |
巴徼炎毒早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bājiǎo|jiàoyán dúzǎo |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释义
【蚊蟆】蚊类小虫。色黑而小,夜伏昼飞,啮人成疮。唐元稹《虫豸诗·<蟆子>序》:“蚊蟆与浮尘,皆巴蛇鳞中之细虫耳,故嚙人成疮,秋夏不愈,膏楸叶而傅之,则差。”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巴】《廣韻》伯加切《集韻》《正韻》邦加切,音芭。《廣韻》巴蜀。《書·牧誓疏》巴在蜀之東偏。《三巴記》閬苑白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故名三巴。又《玉篇》國名。《左傳·桓九年》巴子使韓服告于楚。《註》巴國,在巴郡江州縣。又郡名。《前漢·地理志》巴郡,秦置,屬益州。《譙周巴記》初平六年,趙穎分巴爲二郡,巴郡以墊江爲治,安漢以下爲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綽分巴,以永寧爲巴東郡,墊江爲巴西郡。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山南道有巴州。又縣名。《唐書·地理志》歸州有巴東,壁州有東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又《說文》蟲也。或曰
【徼】《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說文》循也。《前漢·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註》師古曰:徼,遮繞也。又《韻會》邏卒曰游徼。《後漢·臧宮傳》少爲縣亭長游徼。《註》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姦盜也。又《玉篇》邊徼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牱爲徼。《註》徼,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界。又《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又《韻會》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經》常有欲以觀其徼。又《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叫平聲。《玉篇》要也,求也。《左傳·昭三年》徼福於太公。《註》徼,要也。《禮·中庸》小人行險以
【炎毒】。唐杜甫《雨》诗:“清凉破炎毒,衰意欲登臺。”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2.指湿热的瘴气。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