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释义
【巍峨】“巍峩”。1.高大;高大雄伟。《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张铣注:“巍峨岌嶪,高壮貌。”晋葛洪《抱扑子·博喻》:“五岳巍峨,不以藏疾伤其极天之高。”唐孟郊《自叹》诗:“太行耸巍峩,是天产不平。”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北有小城,城中楼殿巍峩,若王居。”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八章:“故宫的傍晚……瑰丽堂皇的角楼巍峨地矗立在这傍晚的浮云下面。”2.倾侧不稳。多形容醉态。《云笈七籤》卷一一一:“扈谦者,魏郡人也。性纵诞,不耻恶食,好饮酒……常作巍峩醉。”3.比喻居高第,名列
【壮】《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况切,莊去聲。《說文》大也。又彊也,盛也。《爾雅·釋天》八月爲壯。《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禮·曲禮》三十曰壯。《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又《史記·趙后傳》額上有壯髮。《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又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爲傷。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又側羊切,音莊。亦姓。《晉語》趙子問賢人,得壯馳兹。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鬱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从土作壯,省作壮,非。
【清昊】犹天。《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哀音下迴鵠,餘哇彻清昊。”吕向注:“清昊,天也。”唐沉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磅礴压洪源,巍峩壮清昊。”清徐芳《夏日芙蓉峰登眺》诗:“踧足步流霞,澄心对清昊。”
【磅礴】广大无边貌。晋陆机《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宋史·乐志八》:“坱圠无垠,磅礴罔测。”清龚自珍《黄山铭》:“走其一支,南东磅礴。”梁启超《论国家思想》:“中国地形,平原磅礴,阨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2.气势盛大貌。唐沉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宋叶适《滕季度墓志铭》:“事抑道扬,身隐名彰。磅礴氤氲,復归其真。”徐迟《凤翔》:“一切都是新鲜的,热烈的,美妙的,光明的,欢乐的,振奋人心的,气势磅礴的。”3.混同;充满。唐
【压】《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又《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又諾協切,音。一指按也。又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或作厭饜。
【洪源】1.大水的源头。比喻大业的开端。汉蔡邕《释诲》:“曩者,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隋书·音乐志上》:“昭哉上德,浚彼洪源。”2.特指黄河之源。唐沉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