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磴莓苔合,环山草木鲜

傍磴莓苔合,环山草木鲜

诗句读音
环山草木鲜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uán shān3mùxiān|xiǎn
傍磴莓苔合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七合
拼音: bàng4méi táihé|gě

傍磴莓苔合,环山草木鲜释义

【环山】群山环绕。《国语·齐语》:“使海於有蔽,渠弭於有渚,环山於有牢。”韦昭注:“环,绕也。牢,牛羊豕也。言虽山险,皆有牢牧也。”元刘将孙《宣武将军玉陇齐公墓志铭》:“汀环山负阻,民俗獷悍,接江通广,姦宄出没。”2.环绕着山。《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唐吴融《和张舍人》:“杏花向日红匀脸,云带环山白繫腰。”宋洪迈《夷坚丙志·蜀州紫气》:“仍命掘其穴成池,环山三里内,自今不许为墓域。”典

【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沐。《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說卦傳》爲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又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

【鲜】《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魚名。出貉國。《禮·內則》冬宜鮮羽。《註》鮮,生魚也。又《玉篇》生也。《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傳》鳥獸新殺曰鮮。《儀禮·士昏禮》腊必用鮮。《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註》鮮,野獸也。又《廣韻》潔也。《易·說卦》爲蕃鮮。《註》鮮,明也。又《釋名》鮮,好也。《玉篇》善也。又國名。《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又《鮮傳》鮮者,依鮮山,故因號焉。又山水名。《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又姓。《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又鮮于,複姓。《風俗

【傍】《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通旁。《說文》近也。《廣韻》側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又《集韻》補朗切,音縍。左右也。《賈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之,孝者强之,四聖傍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浪切,音。《正韻》倚也。《集韻》亦近也。或作並。又《正韻》補耕切,音綳。《詩·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朱傳》傍傍然不得已也。

【磴】《廣韻》都鄧切《集韻》《正韻》丁鄧切,音鐙。同嶝。《玉篇》巖磴也。《水經注》羊腸坂,在晉陽西北,石磴縈委若羊腸焉。又石橋曰磴。《孫綽·游天台山賦》跨穹隆之懸磴。又石磴,山名。《水經注》漳水歷鹿臺山,合鞮水,出銅鞮縣西北石磴山。又《集韻》台隥切,音霯。小水相益也。又都騰切,音登。益石也。

【莓苔】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明李瀚《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合】《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