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舍植柔蔬,携锄理荒秽
傍舍植柔蔬,携锄理荒秽释义
【傍舍】的房舍。唐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燕入非傍舍,鸥归祗故池。”2.指邻舍、邻居。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一》:“术者望见之,大惊曰:‘此真贵人也!’起笑曰:‘此吾傍舍钱生,博徒尔。’”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三:“唐王洪义贱时,求傍舍瓜不与。及为侍御史,乃腾言园有白兔,县为集众捕逐,畦蓏无遗。”
【植】《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殖。《說文》戸植也。《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傳。亦名突。又《玉篇》根生之屬曰植。《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山林,其植物宜皁物。二川澤,其植物宜膏物。三丘陵,其植物宜覈物。四墳衍,其植物宜莢物。五原隰,其植物宜叢物。《註》謂櫟、楊、柳、李、梅、王棘、萑葦之屬。又樹立也。《左傳·襄三十年》鄭子產曰:亡國也,其君弱植。《正義》草木爲植,物植爲樹,君志弱不樹立也。《周禮·地官》大田獵則萊山田之
【柔】《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受平聲。《說文》木曲直也。又柔者剛之反。《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又安也。《書·舜典》柔遠能邇。又服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又草木新生曰柔。《詩·小雅》薇亦柔止。又國名。《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俗作,非。
【蔬】《唐韻》所葅切《韻會》山於切,音疏。《說文》菜也。《爾雅註》凡草菜可食者,通名爲蔬。《禮·曲禮》稻曰嘉蔬。《註》稻,菰蔬之屬也。又《爾雅·釋草》蘧蔬。《註》似土菌,生菰草中。又通疏。《周禮·天官》臣妾聚斂疏材。又通疎。《荀子·富國篇》葷菜百疎。又《集韻》爽舉切,音所。粒也。《莊子·天道篇》壤有餘蔬。《註》蔬讀若糈,粒也。漢典考證:〔《周禮·春官》臣妾聚斂疏材。〕 謹照原書春官改天官。 考證:〔《周禮·春官》臣妾聚斂疏材。〕 謹照原書春官改天官。 zdic.&#
【携】俗攜字。(攜)《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畦。《說文》提也。《六書故》縣持也。《書·立政》左右攜僕。《註》攜持僕御之人。《詩·大雅》如取如攜。《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註》提攜,謂牽將行。又離也。《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周語》節度不攜。又連也。《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註》杓,斗柄也。又姓。見《姓苑》。或省作。俗作携擕,非。
【锄】《廣韻》士魚切《集韻》牀魚切,音鉏。《左傳·僖三十三年註》耨,鋤也。《釋文》本又作鉏。《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釋名》鋤,助也,去穢助苗長也。又《集韻》狀所切。與鉏同。鉏鋙亦作鋤鋙。
【理】《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又《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又《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又《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
【荒秽】亦作“荒薉”。1.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五代齐己《春草》诗:“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清顾炎武《玉田道中》诗:“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薉。”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夫所谓种植耕稼者,不过以一举手、一投足之劳,扫荒薉,培所欲之植物而已。”2.犹荒废。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於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溺职废官,荒秽不治。”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唐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