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岭肩舆犹兀兀,一杯卯酒尚曛曛

半岭肩舆犹兀兀,一杯卯酒尚曛曛

诗句读音
半岭肩舆犹兀兀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bànlǐng|língjiān yúyóuwū wū
一杯卯酒尚曛曛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ī bēimǎo jiǔshàngxūn xūn

半岭肩舆犹兀兀,一杯卯酒尚曛曛释义

【半】《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岭】《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又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又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又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肩舆】“肩轝”。亦作“肩舁”。1.轿子。《晋书·王导传》:“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轝,具威仪。”唐白居易《东归》诗:“翩翩平肩舁,中有醉老夫。”《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道:‘要往江寧,欲觅肩舆一乘,或骡或马三匹,即刻便行。’”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一:“我只记得我们走旱路的时候,母亲乘着肩舆,我们兄弟两人是一人坐一个箩兜被一人担着。”2.抬着轿子。谓乘坐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谢中郎是王蓝田女婿,尝著白纶布,肩舆径至扬州听事。”《新唐书·李叔明传》:“﹝叔明﹞后朝京师,以病足,赐锦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兀兀】1.高耸貌。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诗:“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元李庭《咸阳怀古》诗:“连鸡势尽霸图新,兀兀宫墙压渭滨。”明朱权《荆钗记·参相》:“巍巍驾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清孙枝蔚《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2.光秃貌。宋沉辽《次韵酬李正甫对雪》:“半积轩砌发幽层,枯树兀兀愁饥鹰。”3.孤独貌。唐卢延让《冬除夜书情》诗:“兀兀坐无味,思量谁与邻。”明李东阳《中元谒陵遇雨》诗之十七:“兀兀中流坐,茫茫何处津。”清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城南省客夜兀兀

【一杯】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2.表示少量。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诗:“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3.特指一杯酒。唐杜甫《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宋杨万里《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少陵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典

【卯酒】酒。唐白居易《醉吟》:“耳底斋鐘初过后,心头卯酒未消时。”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此外千万善爱,偶饮卯酒醉,来人求书,不能復覼缕。”清曹寅《毘陵舟中雪霁》诗:“晨窗旋启飞花入,卯酒微醺坐盹成。”

【曛曛】昏黄貌。唐张祜《访许用晦》诗:“远郭日曛曛,停橈一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