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吐山榴看著子,新来梁燕见将雏
诗句 | 读音 |
---|---|
半吐山榴看著子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bàntǔ|tùshān liúkàn|kānzǐ |
新来梁燕见将雏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xīn láiliáng yànjiàn|xiànjiāng chú |
半吐山榴看著子,新来梁燕见将雏释义
【半】《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吐】《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音土。《說文》寫也。《玉篇》口吐也。《詩·大雅》柔則茹之,剛則吐之。《左傳·僖六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史記·魯世家》周公一飯三吐哺。又《增韻》出也,舒也。《前漢·劉向傳》發明詔,吐德音。《唐書·房琯傳》辭吐華暢。又姓。《正字通》隋將軍吐萬緒。又複姓,後魏有吐奚、吐難、吐萬氏。又《廣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音兔。《廣韻》歐也。
【山榴】杜鹃花的别名。南朝梁何逊《七召》:“河柳垂叶,山榴发英。”唐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诗:“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艷新妍占断春。”清曹寅《戏题西轩草木》诗之二:“甘蕉叶大戎葵丑,或有山榴似火燃。”参见“山石榴”。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新来】前来;初到。《左传·襄公四年》:“魏絳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於我。’”《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是新来的那位顾师爷一个人儿在屋里弹琵琶呢。”茅盾《子夜》十五:“蔡真说着就跳了起来,坐在那新来的男子克佐甫的旁边。”2.近来。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你道是新来加你做寿亭侯。”清吴伟业《仿唐人<本事诗>》之四:“新来夫婿奏兼官,下直更衣礼数宽。”
【梁燕】的燕。比喻小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别头及第》:“时杨知至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汉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将雏】1.携带幼禽。晋成公绥《啸赋》:“似鸿雁之将雏,羣鸣号乎沙漠。”2.指携带幼小的子女。唐杜甫《清明》诗:“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仇兆鳌注:“将雏,谓挈子而行。”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惯於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鬢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