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
诗句 | 读音 |
---|---|
半月离居犹怅望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bàn yuèlí jūyóuchàng wàng |
可堪垂白各天涯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kě kānchuí báigè|gětiān yá |
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释义
【半月】1.半亏之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沅水,又东歷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壁湾,湾状半月。”北周王褒《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唐太宗《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2.半个月。唐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离居】离开居处,流离失所。语出《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孔颖达疏:“播荡分析,离其居宅,无安定之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述离居,则愴怏而难怀。”李大钊《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2.散处;分居。《诗·小雅·雨无正》:“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勩。”郑玄笺:“长官之大夫於王流于彘而皆散处。”《左传·文公十六年》:“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唐宋之问《江南曲》:“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怅望】望或想望。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日本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汉口认识的。”
【可堪】犹言那堪,怎堪。唐李商隐《春日寄怀》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明吴梦旸《送胡孟弢邑博之沅江》诗:“可堪寥落思,木叶洞庭波。”吕碧城《偕诸女伴探梅邓尉率题十绝》之七:“欲折琼枝上清去,可堪无女怨高邱。”2.可以承受。宋范仲淹《与谢安定屯田书》:“某尝与先生接,而见貽之书,意爱甚隆,非某之可堪也。”典
【垂白】网1.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颜师古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宋苏轼《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清吴敏树《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春宫,此何为哉!”2.老年人。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网
【各】《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音閣。《說文》異辭也。从口从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書·湯誥》各守爾典,以承天休。又屠各,北方種落名。《後漢·公孫瓚傳》瓚子續爲屠各所殺。又《字彙補》借作部落之落,見諸葛銅鐺。又《字彙補》引沈括筆談云:又借作洛。《石鼓文》大車出各。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冰心《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