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功崇德,正直聪明
报功崇德,正直聪明释义
【正直】公正无私;刚直坦率。《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蔡沉集传:“正直,不偏邪也。”《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宋苏轼《海市》诗:“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鐘。”郭沫若《雄鸡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顷襄王)的时代,正直的屈原更进一步遭受到迫害而被放逐。”2.指正直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3.纠正邪曲而使之正直。《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孔颖达疏:“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
【聪明】灵敏。《易·鼎》:“巽而耳目聪明。”《墨子·节用中》:“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髮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宋欧阳修《常州张卿养素堂》诗:“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明刘基《郁离子·瞽聩》:“人有耳目,而见闻有所不及,恒思所以聪明之。”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孺人今行年七十,聪明强健,无异曩昔。”2.谓明察事理。《荀子·王霸》:“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张守节
【报功】1.酬报有功者;报答功德。《书·武成》:“崇德报功。”孔传:“有德尊以爵,有功报以禄。”汉王充《论衡·祭意》:“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汉班固《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2.陈述功绩。清李渔《蜃中楼·结蜃》:“蜃楼结成了,大家都去报功。”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后来转念到‘报功’总已不成,上公安局也没意思,便决定先回家再定办法。”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登入聲。《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又《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又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