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释义
【亚父】1.谓仅次于父。表示尊敬的称呼。《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南嚮坐。亚父者,范增也。”裴骃集解引如淳曰:“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玠颖识通达,天韵标令,陈郡谢幼舆敬以亚父之礼。”2.特指范增。《汉书·陈平传》:“亚父欲急击下滎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唐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维扬生》:“亚父以反间死,韩生以直諫烹。”
【所】〔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又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又《商頌》及爾斯所。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又《召誥》王敬作所。又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又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又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
【城】《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
【霸王】王。古称有天下者为王,诸侯之长为霸。《礼记·经解》:“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管子·度地》:“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2.霸主,诸侯之长。《孙子·九地》:“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国语·晋语八》:“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文选·左思<吴都赋>》:“徒观其郊隧之内奥,都邑之纲纪,霸王之所根柢,开国之所基址。”刘良注:“吴与周并世,世称王,自泰伯至闔閭,一十五世益强,夫差为盟主,故曰‘霸王之所根柢’也。”3.成就霸业或王业。《孟子·公孙丑上》:“夫子
【迷】《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