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

诗句读音
南陔芳草残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nán gāifāng3cán
北里清音绝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běi lǐqīng yīnjué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释义

【南陔】·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李善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唐杨炯《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宋苏轼《送程建用》诗:“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残】《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音。《說文》賊也。《詩·小雅》廢爲殘賊。《孟子》賊義者謂之殘。又《釋名》殘,踐也。踐使殘壞也。《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又《史記·樊噲傳》殘東垣。《註》謂多所殺傷也。又惡也。《書·泰誓》取彼凶殘。《史記·陳餘傳》爲天下除殘。又放逐也,殺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揚子·方言》殺也。晉魏河內之北,謂爲殘。音廩。或洛感反。又食餘也。《杜甫詩》殘杯與冷炙。又煑肉之名。《張協·七命》鷰猩脣,髦殘象白。《註》髦,髦牛也。殘白,蓋煮肉之異名。《崔駰·

【北里】古舞曲名。《史记·殷本纪》:“帝紂……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2.称委靡粗俗的曲乐。三国魏曹植《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晋葛洪《抱朴子·崇教》:“濮上北里,迭奏迭起。”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不咏《关雎》之乱,则桑中为雋。”3.唐长安平康里位于城北,亦称北里。其地为妓院所在地。后因用以泛称娼妓聚居之地。唐孙棨《<北里志>序》:“诸妓居平康里……比常闻蜀妓薛涛之才,必谓人

【清音】清越的声音。《淮南子·兵略训》:“夫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清音浊。”晋左思《招隐诗》之一:“非必有丝竹,山水有清音。”唐张文姬《沙上鹭》诗:“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郁达夫《沉沦》一:“这幽谷深深,全充满了她的歌唱的清音。”2.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与浊音相对。3.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四川省,用琵琶、二胡等伴奏。汉

【绝】〔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又《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又《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