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

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

诗句读音
要之出贤能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yào zhīchūxián néng
本草起东汉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běn3qǐdōnghàn

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释义

【要之】之。《史记·张仪列传论》:“要之,此两人(指苏秦、张仪)真倾危之士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剑门关皆石,无寸土;潼关皆土,无拳石。虽皆号称天下险固,要之潼关不若剑门。”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重枣’是怎样的枣子,我不知道,要之,总是红色的罢。”汉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贤能】有德行有才能。《韩非子·人主》:“贤能之士进,则私门之请止矣。”《史记·太史公自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芸生一女名青君,时年十四,颇知书且极贤能。”王西彦《黄昏》:“男人爱她,孩子需要她,叔婶们也莫不称赞她的贤能。”2.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荀子·成相》:“主之孽,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三国志·魏志·常林传》:“鄙郡表里山河,土广民殷,又多贤能,惟所择用。”明徐光启《时事极迫极窘疏》:“如臣言不可用,即望圣明别简贤能,使作速任事。”曹亚伯《武昌起义》:“我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汉】〔古文〕《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又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又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