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粟定储三百万,皋兰何必豫防秋
诗句 | 读音 |
---|---|
皋兰何必豫防秋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gāo lánhé bìyùfáng qiū |
边粟定储三百万 | 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biān sùdìng3sānbǎi wàn |
边粟定储三百万,皋兰何必豫防秋释义
【皋兰】。1.泽边的兰草。《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皐兰被径兮斯路渐。”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清露被皐兰,凝霜霑野草。”晋成公绥《啸赋》:“藉皐兰之猗靡,荫脩竹之蝉蜎。”2.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汉书·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餘里,合短兵鏖皐兰下。”南朝梁元帝《郑众论》:“况復风生稽落,日隐龙堆,翰海飞沙,皋兰走雪。”唐沉佺期《被试出塞》诗:“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3.旧县名。即今甘肃省兰州市。汉设金城县,明为兰县,清改皋兰县。清姚鼐《<停云堂遗文>序》:“皋兰王诫亭先生,
【何必】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非适嗣,何必娣之子?”三国魏嵇康《秀才答》诗之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若既知悔,后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巴金《灭亡》第十章:“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歷城房家园,齐博陵君豹之山池,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公语参军尹孝逸曰:‘昔季伦金谷山泉,何必踰此?’”唐张祜《题孟处士宅》诗:“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豫】〔古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羊洳切《正韻》羊茹切,音預。象類。《說文》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於物。又《爾雅·釋詁》安也。《又》樂也。《玉篇》怠也,佚也。《正韻》悅也。《易·豫卦疏》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以和順而動,動不違衆,衆皆悅豫也。《書·太甲》無時豫怠。《詩·小雅》逸豫無期。又《增韻》遊也。《孟子》一遊一豫,爲諸侯度。《張衡·東京賦》度秋豫以收成。《註》秋行曰豫。又《爾雅·釋言》敘也。《疏》事豫備者亦有敘也。《玉篇》早也,逆備也。《易·旣濟》君子思患而豫防之。《禮·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
【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旧唐书·陆贽传》:“又以河陇陷蕃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清孔尚任《桃花扇·移防》:“黄河曲里防秋将,好似英雄末路时。”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唐用主要兵力到京西防秋(防吐蕃秋季入侵),对藩镇不得不从姑息转为忍辱退让,对其他野心节度使的控制力也大为削弱,到处出现半独立的割据者。”
【边粟】《史记·平準书》:“匈奴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宋王珪《依韵和元参政喜雨》之四:“边粟定储三百万,皋兰何必豫防秋。”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七:“旧例盐一引输边粟二斗五升,故富商大贾,悉於三边自出财力招游民垦边地,艺菽粟,岁时屡丰。”
【定】〔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庭去聲。《說文》安也。《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易·說卦》天地定位。《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震澤底定。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註》謂各署其所長也。又止也。《書·洛誥》公定,予往已。《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註》定猶熟也。《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又丘名。《爾雅·釋丘》左澤曰定。又《廣韻》《集韻》
【储】《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如切《正韻》長魚切,音除。偫也。《淮南子·主術訓》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又副也。《南齊書》太子曰東儲。又儲胥,猶言御苑也。《張衡·西京賦》旣新作于迎風,加露寒與儲胥。《註》武帝先作迎風館,後加露寒,儲胥二館。又儲與,卽容與。《淮南子·俶眞訓》儲與扈冶。一作諸與。《揚雄·羽獵賦》儲與乎大浦,聊浪乎宇內。《服虔曰》儲與,相羊也。與,音餘。聊浪,放浪也。又姓。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百万】形容数目极大。《国语·晋语二》:“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寳;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唐韩愈《出门》诗:“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粤剧《关汉卿》第八场:“愿你再写新词,多编剧本,口诛笔伐,胜过他百万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