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江上几曾经,山崦层楼似画屏
诗句 | 读音 |
---|---|
扁舟江上几曾经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piān zhōujiāng shàngjǐ zēngjīng |
山崦层楼似画屏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shān yāncénglóusì|shìhuà píng |
扁舟江上几曾经,山崦层楼似画屏释义
【扁舟】小船。《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唐王昌龄《卢溪主人》诗:“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宋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刘大白《秋之泪·西湖秋泛(二)》诗:“叶叶扁舟叶叶篷,掩映著一叶叶的斜阳,摇曳著一叶叶的西风。”编列众舟为一舟。犹方舟、维舟。汉徐干《中论·修本》:“乘扁舟而济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动者
【江上】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伍员﹞因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南朝宋鲍照《发后渚》诗:“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唐岑参《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沉尹默《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苏轼《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
【几曾】何曾,那曾。南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宋史达祖《临江仙》词:“倦客如今老矣,旧游可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老汉活偌大年纪,几曾看见什么紫金鎚。”《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叶圣陶《苦菜》:“我以前几曾真将劳力成就过一件事物?”
【经】〔古文〕坕《唐韻》《廣韻》古靈切《集韻》《韻會》《正韻》堅靈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又《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又《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又《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又《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又《禮·月
【山崦】山坳;山曲。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诗之一:“树随山崦合,泉到石稜分。”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君子,你过的山崦儿,你望见草团标,你问那先生路去。”《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山崦内又有两军撞出:左边丁奉,右边徐盛。”清吴伟业《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拏舟浮磵曲,扶杖度山崦。”
【层】《唐韻》胙棱切《集韻》《韻會》《正韻》徂稜切,音曾。《說文》重屋也。从尸曾聲。又《玉篇》重也,累也。凡物之重者,通曰層。又《增韻》級也,古通作曾。《史記·司馬相如傳》坌入曾宮之嵳峩。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画屏】1.有画饰的屏风。南朝梁江淹《空青赋》:“亦有曲帐画屏,素女綵扇。”前蜀韦庄《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溼画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两女对舞,长衣乱拂,香尘四散;舞罢,斜倚画屏。”2.《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父毅﹞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后以“画屏”为择婿之典。明叶宪祖《鸾鎞记·探婚》:“我羡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羡你画屏间多妙选。”3.在屏条上作画。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吴》:“曹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