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帆催入觐,社席欢登仙
别帆催入觐,社席欢登仙释义
【别】〔古文〕《唐韻》方別切《集韻》《韻會》筆別切《正韻》必列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又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者,惟別而已矣
【帆】〔古文〕《廣韻》《集韻》符炎切,音凡。《集韻》舟上幔以帆風。《馬融·廣成頌》張雲帆施蜺幬。又石帆,草名。《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註》劉逵曰:石帆生海嶼石上,草類也。又《廣韻》《集韻》《正韻》扶泛切,音梵。《廣韻》船使風。《釋名》帆,汎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汎汎然也。《韓愈·除官赴闕詩》無因帆江水。《註》洪興祖曰:船使風也。 《玉篇》與同。亦作颿。
【催】《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 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入觐】1.诸侯于秋季入朝进见天子。《诗·大雅·韩奕》:“韩侯入覲,以其介圭,入覲于王。”郑玄笺:“诸侯秋见天子曰覲。”孔颖达疏:“朝者四时通名,覲则唯是秋礼。”2.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唐白居易《论于頔裴均状》:“今于頔等以入覲为请,若又许之,岂非须来即来乎?”宋曾巩《贺韩相公赴许州启》:“鞗革金厄,已严入覲之装;袞衣绣裳,行允公归之望。”《明史·忠义传六·蔡道宪》:“时知府堵胤锡入覲未返,通判周二南摄攸县事,城中文武无几。”清沉初《西清笔记·记职志》:“督抚入覲时,与恩宴。”
【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常者切,闍上聲。土地神主也。《禮·祭義》建國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廟。《詩·小雅》以社以方。《疏》社,五土之神,能生萬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共工氏有子句龍爲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社。后土,土官之名,故世人謂社爲后土。杜預曰:在家則主中霤,在野則爲社。《白虎通》人非土不立,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禮·祭法》王爲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爲立社曰王社,諸侯爲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爲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又《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隂氣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
【席】〔古文〕《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又《玉篇》安也。又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也。
【登仙】见“登仙”。亦作“登僊”。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王逸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黄帝时建华盖以登僊,莽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可文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陆大夫宴喜西都,郭有道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班景倩自扬州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