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壮怀应努力,白头倾耳听徽音

别后壮怀应努力,白头倾耳听徽音

诗句读音
白头倾耳听徽音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báitóuqīng ěrtīnghuī yīn
别后壮怀应努力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bié|bièhòuzhuàng huái1|4nǔ lì

别后壮怀应努力,白头倾耳听徽音释义

【白】〔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又《禮·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又《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

【头】〔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又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又《唐韻》《正韻》

【倾耳】谓侧着耳朵静听。《史记·淮阴侯列传》:“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唐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诗:“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叶圣陶《穷愁》:“老母倾耳阿松榻,微闻转侧。”

【徽音】1.犹德音。指令闻美誉。《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郑玄笺:“徽,美也。”汉蔡邕《太傅胡公夫人灵表》:“至德修於几微,徽音畅于神明。”南朝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爰定厥祥,徽音允穆。”宋苏轼《永安永昌永熙陵忌辰奏告昭宪等皇后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一七:“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2.佳音,嘉讯。《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浮丘公,长絶子徽音。”吕良注:“徽,美也。言我儻遇此仙公,长絶子美音信。”明王世贞《过维扬有怀

【别】〔古文〕《唐韻》方別切《集韻》《韻會》筆別切《正韻》必列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又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者,惟別而已矣

【壮怀】怀。唐韩愈《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宋辛弃疾《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明张煌言《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髮鬼神愁。”清龚自珍《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努力】勉力;尽力。《汉书·翟方进传》:“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古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乃伤悲。”《太平广记》卷三三一引唐牛肃《纪闻·薛直》:“直已先至家,呼妻与别……但言努力,復乘马出门,奄然而殁。”曹禺《雷雨》第一幕:“我以为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人努力,我们应当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