躄膏新淬冰泉洁,锦带横悬鬼魅愁
诗句 | 读音 |
---|---|
锦带横悬鬼魅愁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jǐn dàihéng|hèngxuánguǐ mèichóu |
躄膏新淬冰泉洁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五質 拼音: bìgāo|gàoxīncuìbīng quán2 |
躄膏新淬冰泉洁,锦带横悬鬼魅愁释义
【锦带】锦制的带子。《礼记·玉藻》:“居士锦带,弟子縞带。”孔颖达疏:“锦带者,以锦为带。”前蜀薛昭蕴《浣溪沙》词:“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明何景明《七述》:“缀以锦带,悬以吴钩。”2.即莼菜。唐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仇兆鳌注引朱鹤龄曰:“锦带,即蓴丝。《本草》作蒓,或谓之锦带,生湖南者最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莼》:“《诗》云:‘薄采其茆’,其蒓也。或讳其名,谓之锦带。”3.花名。又名海仙花。宋王禹偁《海仙花》诗之三:“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
【横】《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黌。《說文》闌木也。又《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又《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註》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又《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註》緯曰橫,經曰縱。又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又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又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又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
【鬼魅】1.鬼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鬼魅,无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五代齐己《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诗:“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清葆光子《物妖志·兽类·貍》:“崔思恋篤切,始见梦寝,乃吐实情告兄。兄曰:‘此地多鬼魅,虑害汝命,速为之图!’”2.喻指搞阴谋害人的人。鲁迅《书信集·致萧军》:“所谓文坛,其实也如此,鬼魅多得很,不过这些人,你还没遇见。”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躄】《集韻》躃,或書作躄。《史記·平原君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呂氏春秋》重水所多尰與躄之人。
【膏】《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音高。《說文》肥也。《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易·鼎卦》雉膏不食。《晉語》不能爲膏,而祗離咎也。《註》膏,肥也。《又》夫膏之性,難正也。《註》膏,肉之肥者。《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註》狶膏,豬脂也。又《博雅》人一月而膏。《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註》心下爲膏。又《正韻》澤也。《博雅》膏,滑澤也。《易·屯卦》屯其膏。《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詩·衞風》
【新】〔古文〕《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辛。《說文》取木也。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又姓。《晉語》新穆子。又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又《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
【淬】《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音倅。《說文》滅火器也。《徐曰》淬,劒燒而入水也。與焠通。《前漢·天文志》火與水合爲淬。《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淸水淬其鋒。又《廣韻》染也,犯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脟割輪淬。又《揚子·方言》淬,寒也。又《集韻》卽聿切,音卒。淬,沒水貌。又昨律切,音崒。流也。脟字原誤从目从寽作。
【冰泉】冰渊。唐代避李渊讳,以“泉”代渊。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忝非土木,如履冰泉。合当鼎鑊之诛,尚忝藩宣之寄。”2.清泉。常用其声形容琴声。唐元稹《五弦弹》诗:“风入春松正凌乱,鶯含晓舌怜娇妙。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前蜀韦庄《听赵秀才弹琴》诗:“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典
【洁】《廣韻》居質切《集韻》激質切,音吉。《玉篇》水也。一曰水名。(潔)《唐韻》古屑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屑切,音結。淸也。《廣韻》經典用絜。《儀禮·宗人》舉鼎鼏告絜。又《新書·道術篇》厚志隱行謂之潔。 《集韻》或作洯。亦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