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诗句读音
心情险路迷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xīn qíngxiǎnlùmí
鬓发愁氛换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bìn fàchóufēnhuàn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释义

【心情】心神;情绪。《隋书·恭帝纪》:“悯予小子,奄逮丕愆,哀号承感,心情糜溃。”宋史达祖《玉楼春·梨花》词:“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李广田《没有名字的人们》:“生活虽然十分苦,心情却并不太恶。”2.兴致,情趣。唐元稹《酬乐天叹穷愁》诗:“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宋陆游《春晚书怀》诗之二:“老向轩裳增力量,病於风月减心情。”典

【险】《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獫。《說文》阻難也。《玉篇》高也,危也。《易·屯卦》動乎險中。《坎卦》習坎,重險也。《又》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又司險,官名。《周禮·夏官》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又《玉篇》邪也,惡也。《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又《周禮·春官·典同》險聲斂。《註》險謂偏弇也。險則聲斂不越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疢疾險中。《註》險,傷也。又地名。《史記·朝鮮傳》都王險。《註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迷】《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鬓发】亦作“鬂髮”。鬓角的头发。晋左思《娇女》诗:“鬢髮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清方拱乾《晤林茂之时年八十五矣》诗:“嗟予随杖履,鬂髮已如丝。”《红楼梦》第九四回:“黛玉略自照了一照镜子,掠了一掠鬢髮。”郭小川《他们下山开会去了》诗:“十三年的春雪晨霜,染花了他们的鬓发。”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氛】《唐韻》《集韻》《類篇》符分切,音汾。《玉篇》氣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楚氛甚惡。又《昭二十年》梓愼望氛。又《楚語》先君莊王爲匏居之臺,高不過望國氛。《註》皆訓氣。又氛氳,祥氣也。《謝惠連·雪賦》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註》氛氳,盛貌。又氛祲,妖氣也。《晉語》獻公田,見翟柤之氛。《註》氛祲,氣象也。凶曰氛,吉曰祥。《左傳·昭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非祭祥也,喪氛也。《註》氛,惡氣。《前漢·元帝詔》氛邪歲增。《杜甫詩》冥冥氛祲未全消。又靈氛,古善占者。《屈原·離騷》命靈氛爲余占之。《又》靈氛吿余以吉占。又《廣韻

【换】《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玩切,音逭。讀若完去聲。《說文》易也。《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又《前漢·敘傳》項氏畔換。《註》孟康曰:畔,反也。換,易也。師古曰:畔換,强恣貌。猶言跋扈也。《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叛換,猶恣睢也。《集韻》作愌。又于眷切,音院。《蘇轍·送孫提詩》依依東軒竹,凜凜故人面。詔書遂公私,使節許新換。从手从側人从穴从廾。俗作换,非。漢典考證:〔《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換,猶恣睢也。〕 謹照原文註下增叛字。 考證:〔《左思·魏都賦》雲散叛換。《註》換,猶恣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