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革不试,四夷款附

兵革不试,四夷款附

诗句读音
四夷款附平仄:仄 平 仄 仄
拼音: sì yíkuǎn fù
兵革不试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bīng gébù shì

兵革不试,四夷款附释义

【四夷】1.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孔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2.泛指外族、外国。清魏源《<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中国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款附】诚心归附。三国魏曹植《策命晋公九锡文》:“公镇靖宇宙,翼播声教,海外怀服,荒裔款附。”《北齐书·元景安传》:“於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唐元稹《蛮子朝》诗:“鸟道绳桥来款附,非因慕化因为悚。”清沉磐《金陵漫兴》诗:“藩镇望风争款附,故将鸣鏑射中坚。”

【兵革】和甲冑的总称。泛指武器军备。《周礼·地官·酇长》:“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旗鼓兵革帅而至。”《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郑玄注:“兵革,君之武卫及军器也。”孔颖达疏:“是国家防卫之器。”《韩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备害也。”《战国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宋陈亮《酌古论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虽精,兵革虽鋭,其势虽足以扼敌人之喉而蹈敌人之膺,而未尝敢轻也。”2.指战争。《诗·郑风·野有蔓草序》:“君之泽不下流,民穷於兵革。”《陈书

【不试】1.不用;不被任用。《礼记·缁衣》:“好贤如《緇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瀆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论语·子罕》:“吾不试,故艺。”何晏集解:“试,用也。言孔子自云,我不见用故多技艺。”宋王安石《寄赠胡先生》诗:“先生不试乃能尔,诚令得志如何哉!”2.未经试验。《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尹知章注:“兵器虽成,未经课试则不用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