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

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

诗句读音
并景贶、三灵眷祐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bìng|bīngjǐng|yǐng4sānlíng juàn
挺英哲、掩前王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yīng zhéqiánwáng|wàng

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释义

【贶】〔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音况。《說文》賜也。《廣韻》與也。《詩·小雅》中心貺之。《儀禮·士昏禮》吾子有惠,貺室某也。又與況通。《前漢·武帝紀》遭天地況施。又《韻補》叶虛王切,音荒。《左傳·僖十五年》女承筐,亦無貺也。《楚辭·九章》荼薺不同畞兮,蘭茝幽而自芳。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統世以自貺。 《類篇》或从光作。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灵眷】朝梁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东採震泽,西游汉滨,依稀灵眷,髣髴幽人。”南朝梁沉约《南郊恩诏》:“朕仰祗灵眷,俯临亿兆。”

【英哲】亦作“英喆”。1.才能和识见卓越的人。三国魏阮籍《清思赋》:“内英哲与长年兮,笞离伦与膺贾。”晋左思《魏都赋》:“英喆雄豪,佐命帝室。”《旧唐书·魏元忠传》:“知己难逢,英哲罕遇。”明张居正《答山东抚院李渐菴言吏治河漕》:“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所望海内英哲,共助不逮。”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2.贤明;才能和识见卓越。《宋书·庐陵王义真传》:“故庐陵王含章履正,英哲自然。”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