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笔端犹健在,未妨挥洒赋登楼

病起笔端犹健在,未妨挥洒赋登楼

诗句读音
病起笔端犹健在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bìngqǐbǐ duānyóujiàn zài
未妨挥洒赋登楼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èifánghuī sǎfùdēnglóu

病起笔端犹健在,未妨挥洒赋登楼释义

【病】《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音寎。《說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釋名》病,也。與正氣在膚體中也。又《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又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又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又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又辱也。《禮·

【笔端】1.笔头。钢笔、毛笔等用以写字、作画的部分。亦泛指书画诗文作品。《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宋苏轼《书皇亲画扇》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作词解如此用笔,一切叫嚣纤冶之失,自无从犯其笔端。”巴金《创作回忆录·文学生活五十年》:“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2.方言。犹笔直。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七章:“猫儿跳上白兰花树的草架上,笔端伸起一条尾巴,胜利的把都都瞪着。”李劼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健在】1.健康地活着。多用于老人。五代齐己《秋夕寄诸姪》诗:“弟兄应健在,兵火理耕桑。”宋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词:“身健在,且加餐。”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乙未至今,几五十年,三人皆健在。”徐迟《火中的凤凰》十:“捷音传来,敦煌解放。石窟无恙,老友健在!”2.完好地存在。沙汀《呼嚎》:“各处柱子上的红绿标语依然健在。”漢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妨】《廣韻》《集韻》敷方切《正韻》敷房切,音芳。《說文》害也。一曰礙也。《隋書·太子勇傳》數被讒毀,歎曰:我大覺身妨。又敷亮切,音訪。《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峩拔嵩華,騰躍較健壯。

【挥洒】洒落;抛洒。宋苏轼《书若逵所书经后》:“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有疎密。”邹韬奋《经历》五一:“我要掮着这枝秃笔,挥洒我的热血,倾献我的精诚。”2.挥毫洒墨。形容运笔自如。唐杜甫《寄薛三郎中璩》诗:“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金元好问《龙门公墨竹风烟夕翠》诗之二:“烟梢露叶捲秋山,挥洒纵横意自闲。莫问笔头龙未化,看看霖雨满人间。”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马负图﹞尤善书法,往往对客挥洒,俄得数纸,一坐惊赏。”秦牧《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那些莲叶啦,树丛啦,大抵是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