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香油乍压,齑美韭新腌

饼香油乍压,齑美韭新腌

诗句读音
饼香油乍压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bǐngxiāng yóuzhà1|4
齑美韭新腌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八嚴
拼音: jīměijiǔxīnyān|ā

饼香油乍压,齑美韭新腌释义

【饼】《正字通》俗餠字。zdic.net漢典

【香油】味的油。《北史·赤土国传》:“其俗,皆穿耳翦髮,无跪拜之礼,以香油涂身。”宋苏轼《物类相感志·总论》:“香油抹乌龟眼,则入水不沉。”《宋史·外国传五·三佛齐国》:“四时之气,多热少寒,冬无霜雪,人用香油涂身。”2.特指芝麻油,有些地区亦指称菜油或豆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胡麻》:“胡麻油即香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胡麻》:“香油能杀虫,而病发癥者嗜油。”鲁迅《彷徨·伤逝》:“我立刻转身向了书案,推开盛香油的瓶子和醋碟。”

【乍】《唐韻》鉏駕切《集韻》《正韻》助駕切,槎去聲。《增韻》暫也,初也,忽也,猝也,甫然也。《孟子》今人乍見孺子。又《荀悅·雜言》一俯一仰,乍進乍退。又《集韻》《類篇》卽各切。同作。三代鼎文款識,作皆書爲乍。

【压】《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又《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又諾協切,音。一指按也。又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或作厭饜。

【齑】《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齎。《說文》也。又膾酢也。《周禮·天官·醢人註》凡醯醬所和細切爲齏。一曰擣辛物爲之。辛物,薑蒜之類。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 亦作。

【美】《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說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註》羊大則美,故从大。《五經文字》从犬从火者,譌。《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又《廣韻》好色。《詩·邶風》匪女之爲美。《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又《正韻》嘉也,好也。又《韻補》叶明祕切。《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夷音異。 《玉篇》或作媺。

【韭】《廣韻》《集韻》《韻會》舉有切《正韻》已有切,音久。《說文》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韻會》通志云:韭性溫,謂之草鍾乳。《禮·曲禮》韭曰豐本。又《內則》豚,春用韭,秋用蓼。《儀禮·聘禮》韭葅。《列子·天瑞篇》老韭之爲莧也。《埤雅》韭之美在黃。又《爾雅·釋草》蒮,山韭。《疏》韭生山中者名蒮。《本草》李時珍曰:諸葛韭,亦山韭也,但因人命名耳。又《本草》孝文韭,生塞北,狀如韭,云是魏孝文帝所種。又《羣芳譜》水韭,五六月堪食,不葷而脃。《北戸錄》水韭,生於池塘中,葉似韭,得非龍爪韭乎

【新】〔古文〕《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辛。《說文》取木也。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又姓。《晉語》新穆子。又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又《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

【腌】《唐韻》於業切《集韻》又業切《韻會》乙業切,音浥。《說文》漬肉也。《玉篇》倉頡篇云:酢淹肉也。《廣韻》鹽漬魚也。《集韻》或作。又《廣韻》於輒切《集韻》憶笈切,音。又《廣韻》《集韻》於嚴切,音醃。又《集韻》衣廉切,音淹。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