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

诗句读音
冰绡写上江南景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八梗
拼音: bīng xiāoxiěshàng|shǎngjiāng nánjǐng|yǐng
寄与金銮马长卿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ì yǔjīn luánmǎzhǎng qīng

冰绡写上江南景,寄与金銮马长卿释义

【冰绡】洁白的丝绸。唐王勃《七夕赋》:“停翠梭兮卷霜縠,引鸳杼兮割冰綃。”宋张孝祥《雨中花慢》词:“认得兰皋琼珮,水馆冰綃。”明张凤翼《红拂记·教婿觅封》:“泪染冰綃,愁浓緑蚁,为功名难免别离。”郭沫若《黄山之歌》:“冰綃点缀银绣球,清香来自野蔷薇。”汉

【写】《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瀉。《說文》置物也。《廣韻》除也,程也。《增韻》傾也,盡也,輸也。《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註》寫,除也。《小雅》我心寫兮。《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又《禮·曲禮》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又洩也。《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又膽鈔也。《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又摹畫也。《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註》放,效也。又鑄像曰寫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江南】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来多指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一带。《左传·昭公三年》:“王以田江南之梦。”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唐张九龄《感遇》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緑林。”陈毅《东征初抵高淳》诗:“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復水是江南。”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2.南北朝时,南朝与北朝隔江对峙,因称南朝及其统治下的地区为江南。南朝

【寄与】传送给。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贾岛《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沃洲人。”2.犹致送,赠送。郭沫若《把精神武装起来》:“中国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日本的法西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田汉《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青岛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金銮】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鑾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輭。”2.见“金鑾殿”。3.翰林学士的美称。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宋梅尧臣《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文献通考·职官八》:“前朝因金鑾坡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鑾以美之。”4.白居易女儿的名字。后借指幼女。唐白居易《金銮子晬日》诗:“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鑾。”清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古

【马】〔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

【长卿】螃蜞的异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蟛蜞,小蟹也。生长海边涂中,食土,一名‘长卿’。”2.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字。相如未遇时家徒四壁,后为武帝所赏识,以辞赋名世。诗文中常用以为典。晋葛洪《抱朴子·论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长卿壁立之贫,腹怀翳桑絶粮之馁。”唐高适《酬裴秀才》诗:“长卿无产业,季子慙妻嫂。”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禪词。”指六卿之长。清唐甄《潜书·卿牧》:“冢宰辅相天子,无所不理。今名为吏(吏部尚书),但主除吏。当授使授,当陟使陟,当黜使黜,不过注簿一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