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云光,拂面珑璁,腻玉碎凝妆
| 诗句 | 读音 |
|---|---|
| 鬓云光 | 平仄: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bìn yúnguāng |
| 拂面珑璁 |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fú|bìmiànlóng cōng |
| 腻玉碎凝妆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nìyùsuìníng zhuāng |
鬓云光,拂面珑璁,腻玉碎凝妆释义
【鬓云】妇女鬓发美如乌云。唐温庭筠《菩萨蛮》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鬢云欲度香腮雪。”宋苏轼《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词:“筝声远,鬢云吹乱,愁入参差雁。”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蚕未成时叶已无,髩云撩乱粉痕枯。”清严允肇《观绳妓作》诗:“燕釵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髩云緑。”清厉鹗《中秋夜感旧》诗:“折得秋花香在手,鬢云犹记一枝垂。”典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
【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勿切,音髴。《說文》過擊也。《徐鍇曰》擊而過之也。又《廣韻》去也,拭也,除也。《禮·曲禮》進几杖者,拂之。《疏》拂去塵埃也。《後漢·黨錮傳》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又絕也。《吳語》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又《正韻》矯也,逆也。又拂塵具。《南史·顯達傳》麈尾蠅拂,是王謝家許。又舞名。《唐書·禮樂志》白鳩,吳拂,舞曲也。《通鑑辨誤》王僧虔奏,大明中,卽以宮縣合和鞞拂。按鞞拂皆舞名,拂舞出自江左,舊云吳舞,檢其歌,非吳舞也。又《集韻》《韻會》符勿切,音佛。與咈通。違也,戾也。《易·
【珑璁】“瓏葱”。1.金玉声。唐白居易《夜归》诗:“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鐙轡瓏璁。”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鑣玉轡瓏璁。”2.头发蓬松貌。唐尹鹗《江城子》词:“鬢云光,拂面瓏璁,腻玉碎凝妆。”宋晏殊《喜迁莺》词:“分行珠翠簇繁红,云髻裊瓏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杏腮浅澹羞匀,緑鬢瓏璁斜軃。”3.同“蘢葱”。花木繁茂貌。宋朱熹《雪中有怀》诗:“玄空杳靄低迷外,碧树瓏璁掩映间。”元张养浩《朝天曲·咏四景·秋》曲:“玉蕊瓏葱,琼枝低压,雪香春何足夸。”清查理《探芳信》词:“瓏璁几树烘
【腻】《唐韻》《集韻》《韻會》女利切,音。《說文》上肥也。《玉篇》垢膩也。《廣韻》肥膩。又滑也。《宋玉·招魂》靡顏膩理。《註》膩,滑也。 《類篇》或作。
【玉】〔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
【碎】《廣韻》蘇內切《集韻》《韻會》蘇對切,音誶。《說文》也。又散也,細破也。《史記·趙世家》臣頭與璧俱碎於柱。又煩碎也。《後漢·黃霸傳》米鹽靡密,初若煩碎。又《王通中·說事君篇》謝莊王融,古之纖人也,其文碎。
【凝妆】盛装,华丽的装饰。唐谢偃《新曲》:“青楼綺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復如神。”唐韩愈《幽怀》诗:“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凝妆。唐王昌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粧上翠楼。”一本作“凝妆”。明何景明《荷花赋》:“倐烟霏而雾滃兮,态隐约而凝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