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灭奇彩,白露萎芳丛
碧云灭奇彩,白露萎芳丛释义
【白露】的露水。《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南朝梁江淹《清思》诗:“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唐韩愈《秋怀》诗之二:“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艾芜《荣归》:“平野刚从叛乱里解脱出来,但危险和袭击,却还同秋风白露一道儿留着。”2.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九月八日前后。《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鴈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唐孔颖达疏:“谓之白露者,阴气渐重,露浓色白。”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白露前雨》:“如雨在白露前一日,得稻一分。”峻青《海啸》:“眼下白露快要到了,麦子再不下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丛】《唐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族平聲。《說文》聚也。从丵从取。《書·無逸》是叢于厥身。又姓。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又臺名。在邯鄲。又《集韻》或作樷。《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又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註》詩葛覃註:灌木曰藂。又《韻補》叶徂黃切,音牀。《韓愈·此日足可惜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逢音房。《韻會》後人誤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兩長兩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
【碧云】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张铣注:“碧云,青云也。”唐戴叔伦《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宋刘克庄《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程善之《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唐韦应物《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宋王禹偁《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宋柳永《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
【灭】〔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又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又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又《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