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翼翼金钗滑,红雪翩翩玉佩圆
诗句 | 读音 |
---|---|
碧云翼翼金钗滑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十一沒 拼音: bì yúnyì yìjīn chāihuá |
红雪翩翩玉佩圆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óng xuěpiān piānyù pèiyuán |
碧云翼翼金钗滑,红雪翩翩玉佩圆释义
【碧云】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张铣注:“碧云,青云也。”唐戴叔伦《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宋刘克庄《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程善之《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唐韦应物《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宋王禹偁《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宋柳永《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
【翼翼】恭敬谨慎貌。《诗·大雅·大明》:“惟此文王,小心翼翼。”郑玄笺:“小心翼翼,恭慎貌。”《汉书·礼乐志》:“王侯秉德,其邻翼翼。”颜师古注:“翼翼,恭敬也。”宋曾巩《祭袁大监文》:“不贵以骄,不富以奢,翼翼其行,坦坦其衷。”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至叙范进家本寒微,以乡试中式暴发,旋丁母忧,翼翼尽礼,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诚微辞之妙选,亦狙击之辣手矣。”2.整齐貌。《诗·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朱熹集传:“翼翼,整飭貌。”《楚辞·离骚》:“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马茂元注:
【金钗】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九:“还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唐温庭筠《懊恼曲》:“两股金釵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雍熙乐府·醉花阴·国祚风和太平了》:“两行金釵,最宜素縞。”清黄遵宪《九姓渔船曲》:“金釵敲断都由我,团扇遮羞怕见郎。”2.借指妇女。清沉起凤《谐铎·梦中梦》:“今富贵若此,何不广列金釵,以充下陈。”贺敬之《放歌集·三门峡歌》:“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3.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汉
【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說文》利也。《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又澾也。《杜甫詩》霜濃木石滑。又州名。《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又水名。《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又古國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又鄭地名。《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又珠名。《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又姓,漢滑興。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
【红雪】头红花。唐白居易《同诸客携酒早春看樱桃花》诗:“緑餳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元胡祗遹《阳春曲·春景》曲:“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刘春池﹞《雨中海棠》云:‘黑云若得明朝霽,红雪犹餘未放枝。’”2.犹红云。喻荔枝。宋韩元吉《醉落魄》词:“玉环旧事谁能説,迢迢驛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参见“红云”。3.古代一种珍贵的化妆用品。犹今之护肤油脂之类。唐王建《宫词》之六七:“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勅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翩翩】轻快貌。《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程颐传:“翩翩,疾飞之貌。”《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朱熹集传:“翩翩,飞貌。”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即有青鸞黄鹤,翩翩自日中来,啣壶啣盃,纷置案上。”2.行动轻疾貌。三国魏曹植《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戯轻舟。”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元麻革《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翩翩有客来,老面黑於铁。”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晨风
【玉佩】”。亦作“玉珮”。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宋梅尧臣《天上》诗:“紫微垣里月光飞,玉佩腰间正陆离。”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何处瑶天笙弄,听云鹤縹緲,玉珮丁冬。”冰心《寄小读者》二四:“其馀众人,或挂中国的玉佩,或著中国的绸衣。”
【圆】《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與圜同。方之對也。《說文》圜,全也。《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管子·心術篇》能大圓者,體乎大方。《韓非子·飾邪篇》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不能兩全。《郭璞·江賦》圓淵九迴而懸騰。《註》峽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圓流也。《元結·惡圓論歌》寧方爲皁,不圓爲卿。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又圓夢,占夢以決吉凶也。《秦再思紀異錄》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禪師智滿,圓夢獲驗,堂因以名。又與員同。《孟子》規矩方員之至也。《詩·商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