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复仇议原文

驳复仇议原文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驳复仇议原文的相关古诗

李西川荐琴石原文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 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原文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原文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寄韦珩原文

初拜柳州出东郊,道旁相送皆贤豪。回眸炫晃别群玉, 独赴异域穿蓬蒿。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 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阴森野葛交蔽日, 悬蛇结虺如蒲萄。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 饥行夜坐设方略,笼铜枹鼓手所操。…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原文

贞一来时送彩笺,一行归雁慰惊弦。 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原文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 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原文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依本诗韵次用原文

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梦寻。 层轩隔炎暑,迥野恣窥临。凤去徽音续,芝焚芳意深。 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风起三湘浪,云生万里阴。 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静契分忧术,闲同迟客心。 骅骝当远步,鶗鴂莫相侵。今日登高…

三赠刘员外原文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原文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原文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sG.秉心方的的,腾口任es々。 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德风流海外,和气满人寰。 御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在亡…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原文

截玉铦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曲艺岂能裨损益,微辞只欲播芳馨。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