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复仇议原文
- 72 次浏览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驳复仇议原文的相关古诗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 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 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纠结良可…
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印文生绿经旬合, 砚匣留尘尽日封。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 六学诚一贯,精义穷发挥。著书逾十年,幽颐靡不推。 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记室征西府,宏谋耀其奇。 輶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宛宛凌江…
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晨登蒹葭岸,霜景霁纷浊。 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 道旁且不愿,岑岭况悠邈。倾筐壅故壤,栖息期鸾鷟. 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 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
海上朱樱赠所思,楼居况是望仙时。 蓬莱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sG.秉心方的的,腾口任es々。 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德风流海外,和气满人寰。 御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在亡…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媸。 生平勤皂枥,剉秣不告疲。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猫虎获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