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应是精灵使,犹向残阳泣暮春
诗句 | 读音 |
---|---|
伯劳应是精灵使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bó láoyìng shìjīng língshǐ |
犹向残阳泣暮春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óu4cán yángqìmù chūn |
伯劳应是精灵使,犹向残阳泣暮春释义
【伯劳】名鵙或鴂。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善鸣。《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毛传:“鵙,伯劳也。”《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唐贾岛《送路》诗:“别我就蓬嵩,日斜飞伯劳。”明张凤翼《灌园记·法章闻变》:“东去伯劳西去燕,断肠回首各风烟。”
【应是】料想是;应当是。唐李白《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宋苏轼《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明刘基《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2.凡是,所有。汉
【精灵】。古人认为是形成万物的本原。《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唐孔颖达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南朝梁沉约《齐武帝谥议》:“含精灵於五纬,驾贞明於三象。”唐高适《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2.犹精神。汉傅毅《舞赋》:“攄予意以宏观兮,绎精灵之所束。”晋葛洪《抱朴子·道意》:“若乃精灵困於烦扰,荣卫消於役用。”唐张鷟《游仙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3.灵魂。晋左芬《万年公主诔》:“况我公主,形灭体讹,精灵迁逝,幽此中阿。”唐李华《咏史》之
【使】〔古文〕《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漢典考證:〔《易·兌卦》悅以使民。〕 謹按
【犹】《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从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
【残阳】犹夕阳。唐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诗:“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明刘基《菩萨蛮》词:“渡口欲黄昏,残阳归掩门。”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漢
【泣】《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
【暮春】,农历三月。《逸周书·文傅》:“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羣鸎乱飞。”《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三月季春,亦曰暮春。”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王慧诗》:“﹝王慧﹞《闺词》云:‘轻寒薄暖暮春天,小立闲庭待燕还。’”杨朔《木棉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