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能继,多才我尚惭
博物君能继,多才我尚惭释义
【博物】。汉桓宽《盐铁论·杂论》:“桑大夫据当世,合时变,推道术,尚权利,辟略小辩,虽非正法,然巨儒宿学,恶然大能自解,可谓博物通士矣。”宋欧阳修《笔说·博物说》:“草木虫鱼,《诗》家自为一学,博物尤难。”清徐发《<蚓庵琐语>序》:“姬公多艺,子产博物,自古而然。”2.指通晓各种事物的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於是客游后进,详论艺能,其退走者固十七八矣。二三博物,众中次詰,莫不挫其鋭,頽其名。”3.指万物。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昔此邑中,有婆罗门,生知博物,学冠时彦,内外典籍,究极幽微。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能】《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
【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說文》續也。《玉篇》紹繼也。《易·繫辭》繼之者,善也。《中庸》善繼人之志。《孟子》爲可繼也。《五經文字》繼从,反爲。俗作継,非。又《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多才】谓富于才智。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2.借指富有才能的人。《天雨花》第一回:“出了南门园外临,多才下马花园外,进门观玩洛阳春。”3.指意中人。多用于女指男。元徐再思《沉醉东风·春情》曲:“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箇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臺。”汉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