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清明改泉火,撷芳收取最先春

不待清明改泉火,撷芳收取最先春

诗句读音
不待清明改泉火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bù dàiqīng mínggǎiquán huǒ
撷芳收取最先春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ié fāngshōu qǔzuìxiān chūn

不待清明改泉火,撷芳收取最先春释义

【不待】1.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唐韩愈《处士卢君墓志铭》:“处士少而孤,母夫人怜之,读书学文,皆不待强教,卒以自成。”《老残游记》第十四回:“那死人,更不待説,漂的满河都是。”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八》:“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2.不想;不愿意。

【清明】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鬚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宋欧阳修《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李大钊《时》:“‘晨’为日之始,新鲜的朝气,清明的曙光,都随‘晨’的时光以俱至。”2.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汉书·礼乐志》:“﹝世祖﹞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泉火】火。南朝梁江淹《宋故尚书左丞孙缅墓铭》:“殯帷兮既晦,泉火兮已闭。”唐张九龄《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之三:“更悲泉火灭,徒见柳车廻。”

【撷芳】采摘芳草。唐刘禹锡《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楚水多兰若,何人事擷芳。”明陈子龙《讨山寇至平昌憩项中丞双溪园》诗:“擷芳聊可玩,启卷覯所钦。”清杜岕《永宁寺试泉》诗:“抗手弄花雨,擷芳度前栈。”

【收取】。《史记·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刀閒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2.取来收下。汉王充《论衡·验符》:“君贤曰:‘此黄金也。’……太守遣吏收取。”3.收复。唐李贺《南园》诗之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最】〔古文〕《唐韻》《集韻》祖外切,音醉。《說文》犯而取也。又《玉篇》聚也。《公羊傳·隱元年》會,猶最也。《註》最,聚也。最之爲言聚,今聚民曰投最。又《廣韻》極也。《史記·周勃世家》攻槐里好畤最。《註》於將率之中功爲最。《後漢·崔寔傳》常爲邊最。《註》最爲第一。又《史記·周勃世家》定上谷十一縣,右北平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二縣,最。《註》索隱曰:最,都凡也,謂總舉其攻戰克獲之數也。又《前漢·敘傳》猶無益於殿最。《註》殿,負也。最,善也。《後漢·百官志》卽奏其殿最,而行賞罰。《註》課第長吏不稱職者

【先春】1.茶的异名。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宋沉遘《七言赠杨乐道建茶》诗:“建溪石上摘先春,万里封包数数珍。”2.犹早春。明张居正《贺瑞雪表》之一:“兆丰穰于嗣岁,啟农扈于先春。”清叶廷琯《吹网录·<虞山妖乱志>撰人》:“两公以先春行,余以孟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