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省中红芍药,曾看天上碧桃花

不记省中红芍药,曾看天上碧桃花

诗句读音
不记省中红芍药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bù|fǒushěng zhōnghóng sháo yào
曾看天上碧桃花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九麻
拼音: zēng|céngkàn|kāntiān shàngbì táohuā

不记省中红芍药,曾看天上碧桃花释义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省中】。汉蔡邕《独断》:“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孝元皇后父大司马阳平侯名禁,当时避之,故曰省中。”《汉书·昭帝纪》:“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颜师古注:“省,察也。言入此中,皆当察视,不可妄也。”《文选·左思<魏都赋>》:“禁臺省中,连闥对廊。”李善注引《魏武集》:“荀欣等曰:‘汉制,王所居曰禁中,诸公所居曰省中。’”唐王维《酬郭给事》诗:“禁里疎鐘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宋陆游《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诗:“省中地禁清昼长,侍史深注薰笼香。”《三国演义》第一回:“一

【红芍药】1.词牌名。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宋王观有此词。2.曲牌名。属南吕调。明汤显祖《邯郸记》、清李渔《笠翁十种曲》、清洪昇《长生殿》等均有此曲。

【曾】《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音層。《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聲。《九經字樣》曾从。,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又《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又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又《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又《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

【天上】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碧桃】1.桃树的一种。花重瓣,不结实,供观赏和药用。一名千叶桃。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花木》:“碧桃有深红者,粉红者,白者,而粉红之娇艷尤为夐絶。”清孙枝蔚《别眄柯园》诗:“银杏百年树,碧桃千朵花。”《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红白相间的双色碧桃吸引着人们的目光。”2.桃实的一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其实有红桃、緋桃、碧桃、緗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臙脂桃,皆以色名者也。”3.古诗文中多特指传说中西王母给汉武帝的仙桃。唐许浑《故洛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