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

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

诗句读音
不觉随玉皇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bù jué2yù huáng
焚香诣金阙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fén xiāngyìjīn què

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释义

【不觉】沉睡不醒。《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2.不反悟;不觉悟。《文选·张衡<东京赋>》:“流遁忘反,放心不觉。”薛综注:“流情放心,不自反寤。”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3.没有发觉;没有感觉。《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有阴云,转更明朗,比於常日,不觉有殊。”明刘基《晚至草平驿》诗:

【随】〔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

【玉皇】道教称天帝曰玉皇大帝,简称玉帝、玉皇。唐李白《赠别舍人台卿之江南》诗:“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宋辛弃疾《声声慢·送上饶黄倅秩满赴调》词:“况有星辰剑履,是传家、合在玉皇香案。”清孙枝蔚《闻黄九烟自投水死哀且异之》诗之一:“有客招魂魂不返,玉皇恩召侍仙班。”2.指皇帝。唐温庭筠《赠弹筝人》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寧王。”唐无本《马嵬》诗:“一自玉皇惆悵后,至今来往马蹄腥。”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诗之一:“侍臣鵠立通明观,一朵红云捧玉皇。”典

【焚香】点燃檀香等香料。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釃酒,复道焚香。”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狄惟谦﹞遂令设席焚香,端笏立於其上。”如:焚香静坐;焚香操琴。2.烧香。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说岳全传》第二二回:“安人即便带了媳妇一同出来,在神圣家庙之前,焚香点烛。”如:焚香拜佛。汉

【诣】《唐韻》五計切《集韻》《韻會》硏計切,音羿。《說文》至也。《徐曰》徑而詣之也。《小爾雅》進也。《玉篇》往也,到也。《增韻》造也。《左傳·莊十七年註》鄭詹詣齊見執。《史記·秦本紀》代王乗傳詣長安。《王褒·洞簫賦》躊躇稽詣。《註》倉頡篇云:詣,至也。言聲稽留,如有所詣也。又《正字通》學業深入曰造詣。又蟲名。《揚子·方言》蛄詣謂之杜蛒。又與栺通。漢有枍栺宮,以木而名。《三輔黃圖》作枍詣宮。《註》枍詣,木名。言宮中美木茂盛也。又與倪通。《春秋·昭二十九年》叔詣卒。《公羊》《穀梁傳》作叔倪。

【金阙】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唐杨炯《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明沉鲸《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清赵翼《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