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免如路人,区区被劳役
不免如路人,区区被劳役释义
【不免】1.不能免除;不免除。《国语·晋语八》:“阳子行廉直於晋国,不免其身,其知不足称也。”《史记·仲尼子弟列传》:“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2.免不了。唐张鷟《游仙窟》:“虽作拒张,又不免输他口子。”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福建本<周易>》:“有教官出《易》题云:‘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举子不能晓,不免上请。”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题记》:“面对这两份草目,真不免有隔世之感。”3.无法幸免。宋文天祥《至扬州》诗序:“忽有人携梃至,良久,三四人陆续来,吾意不免矣。”元刘祁《归潜志》卷五:“正夫知不免,
【路人】上的行人。《尹文子·大道上》:“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宋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上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路人行歌居人乐,僮僕怪我苦悽惻。”茅盾《虹》七:“路人的指目,愁雾样的谣诼。”2.喻指彼此无关的人。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子琰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儻见微闕,教诲可乎!如何儵忽,甚於路人?”晋陶潜《赠长沙公》诗序:“昭穆既远,以为路人。”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曾霆和他的妻就一直是形同路人,十天半月说不上一句话。”古代少
【区区】少。形容微不足道。《左传·襄公十七年》:“宋国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三国魏曹植《与司马仲达书》:“今贼徒欲保江表之城,守区区之吴尔,无有争雄於宇内、角胜於中原之志也。”《旧唐书·张镐传》:“臣闻天子修福,要在安养含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以致太平。”张天翼《春风》:“区区六毛钱,就值得这样天天来讨!”2.犹方寸。形容人的心。汉李陵《答苏武书》:“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復勾践之讎,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清黄生《义府·区区》:“‘区区’少意,盖指此心而言,犹云‘方寸’
【被】《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音罷。《說文》寢衣也。《釋名》被,被也,被覆人也。《傅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無厚于己,無薄于人。又《唐韻》皮義切,音髲。覆也。《詩·大雅》天被爾祿。《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又及也。《書·堯典》光被四表。又表也。《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裹加于橋。又具也。《戰國策》械器被具。又帶也。《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又加也。《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註》爲酒所加也。又把中也。《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又負也。《後
【劳役】指统治者强迫人民出劳力当差服役。《淮南子·泰族训》:“无軼民,无劳役,无寃刑。”唐钱起《送张管书记》诗:“边事多劳役,儒衣逐鼓鼙。”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养好了伤,服满三八二十四天劳役,王二从县城回到王家堡子了。”2.劳苦。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元曰:‘相公口气逼人,恐著述搜索劳役,心气不正,何不坐禪?’”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风光正暮春,便纵然劳役,何必愁闷?”典